一、活动简介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创造出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显著增强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简称中心)是联合国外空委支持的教育培训实体,旨在通过能力建设、信息交流、教育培训等形式,为中心成员国空间科技教育培训水平和空间技术应用能力做出贡献。
针对青少年航天素质教育,2020年第二届亚太CanSat卫星创新设计活动将以“探索、创新、奋进”为主题,面向中学生与大学生开展。活动通过CanSat卫星创新设计、研制与发射活动学习卫星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航天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与预期效果
活动旨在模拟真实卫星从设计到回收全过程,包括设计、研制、测试、发射、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项目答辩等环节。要求参与队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给定任务。
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将在卫星平台上的主要分系统(结构分系统、星务分系统、通信分系统、电源分系统、载荷分系统)在一个可乐罐体积内设计与实现。通过活动组织方的CanSat火箭将学生团队设计的CanSat卫星发射到距地面约2公里的高度,实现安全着陆回收,收集并分析CanSat卫星降落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同时对学生撰写的文档进行评审,组委会综合评定出最终成绩。
参加2020年第二届亚太CanSat卫星创新设计活动,学生能够:
Ø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掌握项目式学习方法,培养系统工程思维;
Ø 学习航天技术基础知识,提升程序设计能力;
Ø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Ø 融入国际多元文化氛围、增进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选拔优秀中学生、大学生,引导和激励中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科研能力,推动未来国际化航天人才的培养。
目前计划于2020年7月24日-26日在北京进行亚太区CanSat卫星创新设计活动。立足中国,面向亚太,走向全球,未来决赛对接ESA与NASA。
三、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 国家航天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
新华网
支持单位:航天科技教育联盟
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四、专家评委
活动专家评委由国内外航天专家、高校教授、资深行业人士三部分组成。拟邀请专家名单如下:
田如森 |
研究员、全国航天科普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宇航学会顾问、资深航天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美术家委员会主任、《太空探索》杂志社前社长 |
|
庞之浩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卫星应用产业协会首席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专家团队组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 |
|
韩光熙 |
航天501部老科协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副理事长、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高级工程师、“希望一号”小卫星的设计师、担任“钱学森青少年航天科学院”项目“双星计划”B星的总设计师 |
|
钱航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设计师、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著名航天科普作家 |
|
翁敬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常务副主任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微小卫星技术实验室副主任、联合国空间科学与技术区域教育中心小卫星技术方向专家
|
|
李传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
张翔 |
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研究中心主任 |
|
宓 奇 |
人大附中三亚学校校长 |
|
周岫彬 |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航天科技教育联盟秘书长、科普科学联盟副理事长、中科航天军民融合智库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法国国立工艺学院等兼职教授 |
|
陈骅闽 |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科技教育处处长、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西柏坡号”及“太原号”项目办主任、南京理工大学创业导师 |
|
姚予疆 |
新华网总裁助理,曾任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常务副总经理,人民邮电出版社副总编辑;同时任科普中国研发与传播基地主任、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化安全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媒体专家组组长 |
|
柯仲华 |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总监,中国科协项目评审专家、二级导演 |
|
耿赛猛 |
资深科技教育专家、主研系统多次获科技部科技进步奖、全程参与“中国首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工程”项目、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开创青少年航天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真星实景教学系统 |
|
毛 勇 |
青少年国际竞赛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未来太空学者大会中方联合主席 |
|
Dr. Mohammad Ebrahimi Seyedabadi |
Director General of Dep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APSCO. |
|
Prof. Klaus Schilling, |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y Wurzburg, Germany. |
|
Prof. Gustavo Alonso Rodrigo |
Deputy Director,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adrid, Spain. |
|
Prof. In-Seuck JEUNG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
|
Prof. Chaiwat Klampol |
Kasetsart University, Thailand. |
|
Prof. Pablo Raul Yanyachi |
Director IAAPP, Universidad Nacional de San Agustin, Peru. |
|
五、活动对象与分组
对象:中国及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的成员国中学生、大学生,要求对航天航空具有热情与激情。活动期间将安排航天专家进行参赛内容的讲解与辅导。
分组:分为中学组和大学组。要求:
1) 每个学生团队应至少包括4名,最多6名学生(14至20岁),并遵守以下条件:
a. 全日制在中学和大学就读的学生团队。
b. 校外机构的学生团队(由国家教育部或授权机构认证)。
c. 一个团队最少4名学生,以保证适当的团队互动和协作。
d. 每个团队都需要由教师或导师(团队负责人)监督,负责监督团队的技术进步,提供帮助和建议。团队负责人必须随团队参加比赛活动。
e. 如果您的学校或国家有不止一名教师/导师陪同学生,参与团队需要提交相关证据。但是,由于容量限制,参与者总数不得超过7人(例如,最多6名学生+ 1名教师或5名学生+2名教师)。
2) 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组队,报名时可以选择以学校为单位报名,或以符合国家要求的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为单位报名。
六、活动时间安排
1. 2020年第二届亚太CanSat卫星创新设计活动初选
活动启动时间:2019年10月30日。
初选方案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5月6日
筛选评审结果完成时间:2020年5月31日;初选结果公布时间2020年6月6日。
初选结果公布后,有资格参与亚太区发射活动的队伍请进行报名确认。
2. 亚太区发射活动:
发射活动时间:2020年7月24日-26日
发射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 6 月 19 日。
3. 英文为活动使用主语言,发射活动涉及的设计文档与答辩PPT需要用英文进行编写。初选时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可以提交中文文档,英文使用语言的学生队可以提交英文文档。
七、活动内容设置
选择任务目标;
CanSat硬件设计与实现;
软件编写与测试;
CanSat集成与测试;
CanSat卫星发射与回收;
Cansat设计文档与答辩PPT编写。
八、奖项设置
活动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本次比赛获奖证书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和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联合颁发。
九、知识产权
1. 单位或个人提交的作品(成果)不得侵犯其他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相关合法权益。
2. 单位或个人提交作品(成果)中所包含的任何文字、图片、图形、音频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权和其它所有权的法律保护,未经提交作品的单位或个人同意,非活动主办方不得公开发布、播放上述资料。
3. 主办单位有权对作品(成果)进行展示、汇编出版、发行以及用于其他公益活动。
十、联系与报名
学生以学校或机构为单位报名参加。本次活动不收取费用。
活动地点:北京。
联系人: 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56152515
联系邮箱:camp@geekyc.com
邮件标题注明“学生姓名+学校+ 2020CanSat活动”。
ADD: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18层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TEL:010-56152515 PHONE: 15652598441 E-MAIL:camp@geekyc.com
URL:www.aerospacemaker.net